![]() |
(楼主)找学校
2019-12-10 10:56:19 |
有人在知乎上提问:“中国父母最喜欢聊的话题是什么?”
大部分的回答是孩子,更精确地说是优秀的孩子。
父母们爱聊孩子,聊孩子的成绩、聊孩子的才艺、聊孩子的学校......只要有人的地方,一定就有炫娃的父母。
孩子成绩出色的,得意之情溢于言表;孩子成绩不如人的,仿佛自己低人一等。
在中国,不重视孩子分数的家长几乎没有,其中有一些家长一味看重、追求好成绩,陷入了高分成绩单的漩涡。
可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、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,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,厌学已然成为摆在家庭、学校的一道难题。
那么,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呢?
孩子自身方面
1.孩子自身兴趣不足,没有学习动力
学习动力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。
有的孩子无学习动机,学习处于被动状态,通过老师逼、家长压来完成学习任务。
有的则是负动机,对学习有认知,但其看法是消极的,甚至是错误的,认为读书是苦差事,读书无大用,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。
2.孩子意志力不够
许多孩子虽然主观上有学习的愿望,但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及毅力,目前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,生活优渥,是父母的宠儿。
因此很多孩子坚持性差,意志薄弱。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,害怕去学、去动脑,长期下去,便产生厌学情绪。
家庭教育方面
1.父母的焦虑
从孩子上学开始,孩子的成绩就成了家长情绪的晴雨表。
父母每天盯着孩子的成绩,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,严格控制孩子的时间。
原本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是很正常的事情,但是把过高的期望加在孩子身上,超出了孩子内心所能承受的范围,孩子就会选择逃避。
父母们的高焦虑和高期待转化成对孩子们的高压、高控,当焦虑传递给孩子,日积月累后,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。
2.家庭教育的偏差
有的家长忙于挣钱,忽视对子女的教育。
只管给子女足够的零花钱,却从来不问他们用钱干什么。一些孩子拿着零花钱吃喝玩乐,学习成绩每况愈下,导致厌学。
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怎么办?
1.缓解孩子的压力
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和评价,自己的学习成绩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,有没有提高和进步的空间,这是需要去思考的。
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,只会让孩子感到学习无望。
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。
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,家长首先不能打骂他们,其次要鼓励他们,帮他们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,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,并告诉他们:“只要学习一直在进步,成绩是次要的。”
家长还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,不要让孩子在强压下学习。
2.经常给孩子积极暗示
家长的鼓励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。
消极的暗示:“哪里呀,我家孩子不行”;“我家孩子的功课不是很好”;“我家这孩子,成绩还可以,就是记忆力不好”……
即使是家长对别人谦虚客套的说法,孩子听到耳朵里,也会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评价。
积极的暗示:“你很聪明”;“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!”“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。”
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,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。
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,意志力是否坚强等方面去寻找原因,千万不要说他笨,这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,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。
3.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
父母一味的逼着孩子去学习,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。
每个孩子都有优点,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、特长和成功,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,取得较好的效果。
给孩子一些正面引导,使孩子明确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,明确自己的学习不是为了其他人,而是为了自己。
明智的父母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,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——变“要他学”为“他要学”!
4.家长不要陪读
很多家长喜欢待在孩子身边陪读,这就导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觉性,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,久而久之当遇到问题时无法独立解决,自信心受挫,学习兴趣也会下降。
父母在辅导孩子时,不要代替孩子学习,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。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,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。
孩子的厌学都是有原因的,面对孩子厌学情绪时,家长要冷静分析原因,对症处理,才能让孩子重拾学习的兴趣。